国际原油价格助推之下,坊间有关国内成品油价将上调的预期日益高涨。昨天,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同时上推了汽柴油批发价,市场纷纷传言国家发改委将从今天零点起正式上调国内成品油价,不过最终调价令并没有如期推出。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某权威人士表示,虽然按照成品油调价原则条件已经满足,但是需要观察市场情况和国际油价走势,调与不调近期将见分晓。
昨天,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大范围同时上推成品油价。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石油业商会(下称“石油商会”)网站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唐山、郑州、浙江、海南等众多市场的汽柴油价格都出现上调,成品油价普遍上涨氛围浓厚。
实际上,有关国内成品油价将上调的传言在4月中旬即开始散播。此前有发改委官员对外透露国内成品油定价原则为:当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跌幅超过4%,就考虑调整价格。而从4月24日起,20天、4%的调价条件就已经满足,目前叁种国际原油价格涨幅甚至已经超过了10%。
但是,国内油价迟迟未有动作。东方油气网首席分析师钟健表示:“当前正值国内春耕春种季节,此时调价农民群体的经济负担会有所加重;另外,国内经济运行状况刚有起色,调价将增加运输物流成本。这大概是在成品油调价条件已满足情况下政府依然迟迟不动的原因。”
不过,国际油价的上涨却是政府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对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某权威人士表示,按照新的成品油定价原则,目前的调价条件都已经满足。但不是满足了就会调整,需要对国内的市场情况和国际油价走势做出观察,调与不调近期将见分晓。
钟健分析认为,由于国内的石油消费已越来越不能脱离国际石油市场,国内成品油价“间接”接轨下,不可能脱离国际油价过久,因此近期政府上调成品油价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为了支持近期国内经济运行刚有起色的良好势头,成品油价的调整幅度可能会有所缩小,尤其是考虑到春季时期农民群体的利益,柴油上调的幅度可能会缩小得更加明显。”
而在事实上,业内预期的调价时间是今年4月底。3月25日,我国曾将每吨汽油和柴油分别调整了290元和180元。之后,发改委官员指出,根据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0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以使成品油价格能够更真实、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易贸资讯4月27日的统计数据显示,经过连续“20个”工作日,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叁地原油加权平均价的变化率为12.63%;而若以布伦特、迪拜和辛塔叁地的加权均价来看,变化率则是12.7%,都高于政府所提及的4%这个比率。
目前,我国到底是按照怎样的计算公式来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成品油与何种原油品种接轨等问题,仍存有疑义。政府并没有公布我国汽柴油价是参照何种“原油”品种来调整的。
中投证券研究员芮定坤指出,中石化实际使用的原油,其成本要比上述这些地区的油价低,政府以何地的原油价格作为参考并没有对外透露太多的细节。
观点:
石油价格的调整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从上述报道以及实际情况看来,我国调整石油价格的时机已经成熟,但目前政府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动静,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也不排除一些专家所言是为刚有起色的我国经济考虑,也不排除是为农民利益着想;但一些专家同时也指出,我国的石油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关联性很大,而国际油价已经上涨,因此我国油价近期也必将有所反应。但所有这些都只是推测,真正原因何在只能由有关部门掌握,或许政府是另有所虑。而作为普通民众需要做的只有掌握政府出台的相关石油油价政策,并充分利用,发展经济。而政府在作出油价是否调整的决策之前必须把握好客观情况,处理好各方矛盾,这样才能对发展经济带来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