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昨日在亚洲银行家峰会上表示,要不断扩大监管覆盖面,确保没有监管真空,坚持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的适当隔离。
央行昨日公布的数字显示,4月新增贷款5918亿元,环比大幅下滑近70%。不过,贷款监管并未随贷款规模大幅下滑而放松。
刘明康说,银监会始终注重逆周期监管的建设。一方面,针对一些审慎监管的必要,如资本充足率,银监会始终强调商业银行在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同时,要提高资本质量,要有持续的现金流;对于公允价值在系统风险防范中的引用,也始终强调要科学地考量。
针对一些投资活跃的领域可能给银行稳健运行带来风险,刘明康表示,要坚持从源头上控制信贷杠杆率。要坚持银行业与波动较强的资本金融市场风险的有效隔离,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开办资产证券化,防止房地产信贷风险通过证券化被放大。
在银行理财产物开发和销售方面,刘明康指出,要求银行在售前、售中、售后实现持续地披露风险信息,在发售理财产物过程中避免误导性销售,防范理财业务的风险。他还表示,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增强风险准备,要求银行业正确处理好贷款发放和风险防范的关系,严格防范票据风险、加强贷款风险集中度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贷款资本金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是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及一些无任何监管的中介机构通过机构性投资工具和衍生产物逃避监管。刘明康指出,要不断扩大监管覆盖面,确保没有监管真空。实现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合作管理和信息沟通,坚持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的适当隔离,不断完善对不同种类风险的监管,从重视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发展到推动银行加强信息科技等风险管理。
“中国银行业过去几年的监管中,始终坚持和选择基本的风险监管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运用于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才营造了如今中国银行业难得的稳健运行,这对于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推动宏观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刘明康表示。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过程还需科学转变,中国还处在农业化、城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重要的增长点,参与国际竞争并未有产业链的优势。“这些就决定了中国银行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应对城镇化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项目的信贷投放,这就可能带来长期的、潜在的集中度风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银行业在经营行为和风险管理方式上还会具有趋同性,尤其是将产生风险的集中度,这是中国银行业监管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刘明康说。
观点:
加强银行贷款监管对规范金融机构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亦能促进银行的稳健持续运行,而只有加强了金融机构运行的安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其他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加强金融机构的贷款监管显得更为重要。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我国许多中小公司破产倒闭,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现今,我国一些地区的经济出现了回暖现象,许多中小公司重新崛起,它们当前最需要的就是来自政府的扶持和帮助,而政府的帮扶政策中包含了放宽贷款限制,增加贷款等措施,给予中小公司以资金支持,但与此同时也就无疑增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因此,加强银行贷款的监督管理力度,完善银行监管的具体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总体看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树立风险意识,并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为自身及其其他公司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从而使自身得到长期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