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的消息,财政部、教育部、总参谋部已研究制定新的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办法,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的代偿政策主要有六大特点:一是扩大了代偿内容,由原来仅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扩大到补偿学费和代偿国家助学贷款;二是扩大了代偿学生范围,由原来的贷款学生扩大到所有毕业生;叁是扩大了就业地区覆盖范围,由原来的西部地区扩大到了中西部地区;四是扩大了代偿学生毕业去向范围,由原来的赴地方基层就业扩大到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五是中央财政承担了全国所有大学应征入伍服兵役补偿学费和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的全部经费。六是合理规定了违约责任,违约毕业生不需返还违约之前已发生的代偿金额。
这位负责人强调,新代偿政策对于进一步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促进大学生就业,改善中西部地区人才结构,优化兵员质量、提高部队战斗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他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高校抓紧制定本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代偿政策,尽快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落实。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高校毕业生充分了解政策内容和意义。
据了解,目前,教育部、总参谋部正在全面调查了解各地、各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的意向情况。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将根据各地毕业生人数,以省为单位研究制定下达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指标。各地要将本地区的指标分解到各高校,并督促各高校认真完成。
评论: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毕业等于失业”,更多的大学生开始面对走向社会的无奈,而消费水平的提升又使更多的毕业生感到在社会立足的艰难,这对家庭经济拮据的毕业生来说尤为如此。
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也是继研究生扩招后一个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办法之一,应征入伍的“回报”即新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更是给了那些家境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一个希望,这对缓解就业压力而言,不得不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仅这些政策是不足以最终解决就业压力问题的。就我国国情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教育制度本身着手,改变我国现今的教育体制,才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从法律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公民的受教育权并未达到全民覆盖,从而致使人与人之间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人才的供需已经失去平衡,公民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劳动权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由于社会上存在众多的歧视对待现象,从而导致每个公民不能平等就业,最终促使失业问题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因此,若要改变现状,则必须从保护公民受教育权与劳动权两个角度开始,以实现公平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