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论
近些年来,“北京律师”的身影多次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维权案例、突发事件、公共事件中;去年底以来,数名在北京执业的律师为重庆“涉黑”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辩护,更是引起了社会公众对“北京律师”群体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议论。
备受瞩目的央视大火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审。被告人的辩护律师中不乏“北京律师”中的佼佼者,如曾为陈良宇、张恩照、曹文庄、黄松有、李庄等辩护的高子程,曾为吴英辩护的张雁峰,曾在重庆“打黑”案中为文强提供辩护意见的杨矿生,曾在沉阳原副市长马向东贪污案中提供辩护的顾永忠,曾在叁鹿毒奶粉案中参与辩护的靳学孔等。
“北京律师”群体“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论,从民间延伸到网络,并愈演愈烈。“天使论”者多认为,“北京律师”可以不受或少受地方干扰,仗义执言,维护当事人权利;“魔鬼论”者则多认为“北京律师”为了“赚大钱”、“爆大名”,往往给“坏人”辩护,甚至“不择手段”。这两种观点在年前的李庄案中达到高潮。
北京律师群体被“晒家底”
对于“北京律师”的规模,周塞军介绍,截至2009年12月31日,北京共有1355家律师事务所,21215名律师。而据司法部统计,全国有16 .2万律师,这意味着全国每8名律师就有一名在北京执业。北京律师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分列二至五位。
周塞军介绍,在这21215名北京律师中,84.2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503人,硕士4767人;北京律师平均年龄38岁,是一支年轻队伍。
对于“北京律师”的收费状况,周塞军披露,仅占全国律师数量1/8的“北京律师”群体,却每年把全国1/3强的律师费用收入囊中。
而据南方都市报记者了解,所谓“北京律师”,仅指在北京地区取得律师执业资格的律师,而不包括律师助理、行政人员等;在北京律师中,有实习律师、工薪律师、提成律师、合伙人律师以及主任律师等不同层次;即使同为“合伙人律师”,其内部仍有不同级别;而在这些不同层次、级别的背后,则是巨大的收入差别。
对于北京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周塞军介绍,1355家律所中律师人数在50—100人之间有42家,超过100人的有18家,超过300人的有4家。按照50人以上算大所的标准,北京有大所60家,但还有728家律所不满10人。
对于北京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周塞军介绍,律师法修改前,北京有个人所30家左右,律师法修改后的2008、2009年,增加了80多家;其中2009年批准的141家律师所中,有48家是个人所,占新增所的1/3;目前北京共有个人所125家,不到全部律所数量的1/10。